正月十四,既有對元宵節(jié)的熱切期待,又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(nèi)涵。人們通過傳統(tǒng)的習俗和禁忌,將對新年的獨特祝愿融入生活,為即將到來的元宵佳節(jié)增色不少。
2024年正月十四民俗有哪些
拜臨水娘娘
民間將正月十四這一天稱為“臨水娘娘”(又稱“順天圣母”)的誕辰。傳說臨水娘娘姓陳,是唐朝大歷年間的人,后來成為了拯救難產(chǎn)婦女的神仙。于是民間立祠奉祀,稱為“臨水娘娘”、“順天圣母”。其實,是婦女們在沒有地位、科學不發(fā)達的時代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護神,也是她們畏懼難產(chǎn)而鼓舞自己的一種方式。
守財神
從正月十四這天下午起,從剛剛學步的娃娃到十二三歲的兒童,手里都捏著一根線,拉著毛兔燈,牽著大人的手,滿街地跑,蠟燭點在兔肚子上,把白兔照得通體透亮。此時家家戶戶的每一間屋子里都點起蠟燭,俗稱“間間迎”,以此表示迎接財神。同時,這天晚上,家家戶戶點“長夜燈”,從傍晚一直亮到第二天早上。
試花燈
為了準備正月十五的上元宵節(jié),民間和朝廷都會在這天搭建燈棚,懸燈結(jié)彩,并做一些游藝節(jié)目的預習活動,成為“試燈”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(jié)。至于市面上賣燈籠的小販,早就準備了各式各樣的花燈,準備販賣,成為“燈市”。
喝亮眼湯
新昌有正月十四喝亮眼湯的習俗。民間有個說法,這十四夜亮眼湯一喝,就說明春節(jié)也過得差不多了,大家得開始振作精神開始新一年的工作。亮眼湯是碗青菜麻糍湯。將麻糍切成小手指般大小的一條條,然后將洗凈的青菜合二為一,下鍋煮熟,放入適量的食鹽、醬油,挑上一撮熬熟的豬油,就成了民間傳統(tǒng)的亮眼湯。
食糟羹
在臺州,元宵節(jié)為正月十四,其節(jié)日氣氛也有著與眾不同的特征和內(nèi)涵,臺州元宵夜吃糟羹更是在全國獨一無二。糟羹的制作方法很簡單,也很獨特。將時令蔬菜,切成丁狀或末狀,在鍋里燒熟,加水燒開,再用米粉調(diào)水,倒入鍋中攪勻,燒成糊狀即成。古時,曾用酒糟調(diào)和,故稱“糟羹”。
精準測算